本文作者:admin

电的发现(电的发现时间)

admin 2022年11月24日 09:39:12 18
电的发现(电的发现时间)摘要: 本文目录一览:1、电是谁发明出来的?2、...

本文目录一览:

电是谁发明出来的?

电是富兰克林发现的。

1752年6月,自学有成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做了一个古今闻名的风筝实验;他与儿子在雷雨中放风筝,将空中的闪电吸引过来,在风筝线另一端捆绑的一只金属钥匙与富兰克林的手之间,产生一系列的电花,他同时感受到麻电的滋味,这证实了闪电是电的一种现象。

电的作用:

电作为能源的一种供给方式,有许多优点。这意味着电的用途几乎是无可限量。例如,交通、取暖、照明、电讯、计算等等,都必须以电为主要能源。家用电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进入二十一世纪,现代工业社会的骨干仍是电能。但是,电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触电危险,所以一定掌握安全常识、遵循相关法规,安全用电。

电是如何被人类发现的?

世界上第一个揭示了电的本质的人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之后由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发现电和磁的关系、法拉利确定现代的电磁学理论、尼古拉·特斯拉发明的多相交流发电机开始为全美国提供照明和动力用电。

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使用风筝,在雷雨天进行雷电实验,因为这个实验证实了天上的雷电和我们生活中已知的静电本质上是一回事。同时,富兰克林被认为是近代第一个对电学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并非只是靠一个实验,而是一系列在电学理论上的贡献,包括这样一些成就:

1、确定了电的单向流动(而不是先前认为的双向流动)特性,并且提出了电流的概念;

2、合理地解释了摩擦生电的现象;

3、提出电量守恒定律;

4、定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正电和负电。

电和磁的关系,是被丹麦物理学家汉斯·奥斯特偶然发现的,1820年,他在给学生上完课收拾仪器时,无意间发现了通电导线旁边的磁针会改变方向,并且因此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这成为了后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把电磁关系的研究推向高潮的是法拉第,他的研究成果是发现了磁生电现象,这就为发电机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但遗憾的是,天才的法拉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数学很差,没办法把自己的理论继续推进。他的实验成果后来被麦克斯韦应用,从而建立起了现代的电磁学理论。

1891年,美国著名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1856—1943)所在的西屋电气公司利用他所发明的多相交流发电机开始为全美国提供照明和动力用电。

扩展资料:

风筝实验

1752年6月的一天,阴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暴风雨就要来临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威廉一道,带着上面装有一个金属杆的风筝来到一个空旷地带。富兰克林高举起风筝,他的儿子则拉着风筝线飞跑。由于风大,风筝很快就被放上高空。刹那,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富兰克林和他的儿子一道拉着风筝线,父子俩焦急的期待着,此时,刚好一道闪电从风筝上掠过,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风筝上的铁丝,立即掠过一种恐怖的麻木感。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呼喊:“威廉,我被电击了!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随后,他又将风筝线上的电引入莱顿瓶中。回到家里以后,富兰克林用雷电进行了各种电学实验,证明了天上的雷电与人工摩擦产生的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富兰克林关于天上和人间的电是同一种东西的想法,在他自己的这次实验中得到了光辉的证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本杰明·富兰克林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磁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尼古拉·特斯拉

电是谁发明出来的

电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现的,他通过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闪电和地面的电是同一回事。电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有了电,人类就可以使用机械和照明,电的发现,使人类的科学文明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电的发明

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1752年,富兰克林提出了风筝实验。在实验中,他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富兰克林让别人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设计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

物质中的电效应是电学与其他物理学科(甚至非物理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物质中的电效应种类繁多,有许多已成为或正逐渐发展为专门的研究领域。

电的发现和应用极大的节省了人类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使人类的力量长上了翅膀,使人类的信息触角不断延伸。电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有两方面:能量的获取转化和传输,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

谁最早发现电

1、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最先发现电。

2、1732年,美国的科学家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认为电是一种没有重量的流体,存在于所有物体中。当物体得到比正常份量多的电就称为带正电;若少于正常份量,就被称为带负电,所谓"放电"就是正电流向负电的过程(人为规定的),这个理论并不完全正确,但是正电、负电两种名称则被保留下来。此时期有关"电"的观念是物质上的主张。

3、富兰克林做了多次实验,并首次提出了电流的概念。富兰克林的这一说法,在当时确实能够比较圆满地解释一些电的现象,但对于电的本质的认识与我们的"两个物体互相磨擦时,容易移动的恰恰是带负电的电子"的看法却是相反。

4、1752年,他提出了风筝实验(据传,没有实际证据证明富兰克林做过此类实验。)。其他科学家在实验中,将系上钥匙的风筝用金属线放到云层中,被雨淋湿的金属线将空中的闪电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证明了空中的闪电与地面上的电是同一回事。后来他根据这个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5、富兰克林让别人做了多次实验,进一步揭示了电的性质,并提出了电流这一术语。富兰克林对电学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通过设计1752年著名的风筝实验,"捕捉天电",证明天空的闪电和地面上的电是一回事。

6、科学家用金属丝把一个很大的风筝放到云层里去。金属丝的下端接了一段绳子,另在金属丝上还挂了一串钥匙。当时富兰克林一手拉住绳子,用另一手轻轻触及钥匙。于是科学家立即感到一阵猛烈的冲击(电击),同时还看到手指和钥匙之间产生了小火花。而且科学家的手被弹开了,这个实验表明:被雨水湿透了的风筝的金属线变成了导体,把空中闪电的电荷引到手指与钥匙之间。一年后富兰克林总结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

扩展资料:

1、物质中的电效应是电学与其他物理学科(甚至非物理的学科)之间联系的纽带。物质中的电效应种类繁多,有许多已成为或正逐渐发展为专门的研究领域。比如:

2、电致伸缩、压电效应(机械压力在电介质晶体上产生的电性和电极性)和逆压电效应、塞贝克效应、珀耳帖效应(两种不同金属或半导体接头处,当电流沿某个方向通过时放出热量,而电流反向时则吸收热量)、汤姆孙效应(一金属导体或半导体中维持温度梯度,当电流沿某方向通过时放出热量,而电流反向时则吸收热量)、热敏电阻(半导体材料中电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等等。

3、对于各种电效应的研究有助于了解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中发生的基本过程,此外在技术上,它们也是实现能量转换和非电量电测法的基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

阅读
分享